多数Linux版本文件目录采用FHS(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)。因为Linux的开发人员实在太多了,如果每个人都使用自己的目录配置方法,那么将可能会带来很多管理问题。
/bin 目录放置必需的二进制文件(Binaries), 比如cat, chmod, cp , mv, bash, zsh, ls, ln, mkdir, sh, pwd, echo, date
/sbin 目录放置必需的给超级用户(super user, 比如root 用户)使用的二进制文件(System Binaries), 比如mount
/lib 目录(Libraries)存放其它程序运行需要的共享库文件,如python2.7, gcc
/usr/bin 目录放置非必需安装的二进制文件,比如curl, zip, vim, openssl
/usr/local/bin 目录放置本地编译的二进制文件,比如mysql, nginx, node, deno, npm, python3
/etc 放置可编辑文本配置(Editable text config)
/home 普通用户Home目录
/boot 保存与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,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(grub)文件等
/dev 设备文件
/var 存储动态数据,缓存,邮件/var/mail,日志 /var/log,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件等
/tmp 临时文件
/opt/ 第三方安装的软件保存位置。但通常第三方软件都放在 /usr/local 下,而这个目录为空。
/proc 虚拟的目录,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该目录中的数据并不保存在硬盘上,而是保存到内存中。主要保存系统的内核、进程、外部设备状态和网络状态等。如 /proc/cpuinfo 是保存 CPU 信息的,/proc/devices 是保存设备驱动的列表的,/proc/filesystems 是保存文件系统列表的,/proc/net/ 是保存网络协议信息
/sys/ 和 /proc/ 目录相似,该目录中的数据都保存在内存中,主要保存与内核相关的信息
/srv/ 服务数据目录。一些系统服务启动之后,可以在这个目录中保存所需要的数据
/root root 用户的home目录
/media 挂载目录。系统建议用来挂载媒体设备,如软盘和光盘
/mnt/ 挂载目录。早期 Linux 中只有这一个挂载目录,并没有细分。系统建议这个目录用来挂载额外的设备,如 U 盘、移动硬盘和其他操作系统的分区
echo $PATH 告诉Linux 在哪找到可执行文件
which _command 可执行文件所在的位置,如which cd, which curl